蒙古作家浅谈蒙中文学作品互译现状

来源:中国文化译研网

作者:贡布扎布·门德友

2020-03-03

贡布扎布·门德友,蒙古国著名作家、社会文化活动家、蒙古文化诗歌协会会长,曾撰写过诗歌、小说、散文等50多本书,作品被翻译成英、俄、法、中等多国语言,获得蒙古国国家最高奖项——成吉思汗勋章。

 

 

据我们所知,蒙中两国人民的文学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这一良好传统,推动着蒙中文化交流在21世纪具备了全面发展的一切条件。

 

文学是不受到国界、民族、宗教信仰差别的限制,给人类心灵灌输美学、人道、爱心和为人处世知识的最为有用的文化载体。特别是,21世纪揭示人类精神世界方方面面以及探究词语魔术般的作用是各国文学家追求的主要方向。换而言之,新世纪文学描写的对象从社会现象逐渐过渡到内心的精神层面。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文学作品在西方各国传播得非常迅速,西方世界语言文化的统一性对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亚洲各国的语言文化的差别大,蒙古语属于小语种国家的范畴,本国文学家将自己的优秀作品传播到亚洲乃至世界书市上遇到种种困难。其中最大的鸿沟当然是译介。

 

蒙中两国自古以来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实施精准的互译计划对全面发展两国人民各个领域的合作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提出“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为亚洲各国文坛同仁们齐心协力走向世界舞台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我们的祖先在翻译中国古代经典作品方面做过大量的工作,给后代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宝库。今后蒙中汉学家、翻译家携手合作,我相信不出几年,中蒙经典著作互译便能成为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的带头兵、先锋队、实验地。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西厢记》《聊斋志异》《风神演义》《隋唐演义》《今古奇观》和《济公传》等中国古代文学名著早已被翻译成古代蒙文。当时的语言文化背景与现在大不相同,如果拿着古代蒙文的译本直接翻译成现代西里尔蒙文,一般的读者未必都看得懂。我国翻译家宝力德·巴特尔先生早就考虑到这种情况,近十几年来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翻译出版上做出不懈努力——中为蒙用、古为今用,使中国古代经典作品适合于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而翻译出一个普遍承认的权威版本是他坚持努力的目标。我作为《狼图腾》的编辑知道,宝力德·巴特尔先生26天之内将该书翻译成现代蒙文,但却在《三国演义》的翻译上花费了将近5年。由此可见,四大名著的新译工作绝非想像中那样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执着投入的难事。这里应当提到的是本国政要、著名企业家等主流文化届人士接受四大名著新译版本。《三国演义》问世以来已经销售过3000套证明这一点。因此我认为中国四大名著新译本是中蒙互译交流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

 

尹湛纳希先生是蒙古国古代文学最著名的文豪之一。他撰写的长篇小说《清史演义》《一层楼》《哭红亭》,中篇小说《红云泪》以及很多诗歌及散文在蒙古文坛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清史演义》是蒙古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长篇小说。尹湛纳希先生作品的搜集、研究和出版事业,在内蒙古很发达,很多作品被翻译成中文。而在蒙古国至今还没有出版过其完整的作品全集。希望两国的互译书目里面,他的作品应当有一席之地。

 

自古以来,唐诗宋词等中国古代诗歌作品在蒙古国家喻户晓。特别是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很有名。与此同时,搜集整理元、明、清三朝时期的蒙古族诗人用汉语创作的诗歌和散文,而在蒙中两文上出版发行应当是两国互译计划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所在的蒙古文化诗歌协会愿意承接互译计划的诗歌部分的项目,欢迎中国有关的出版社在这方面跟我们合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8家出版社为了庆祝这一盛事而共同策划出版了 “新中国70年70部优秀长篇小说典藏”丛书。其中包括《狼图腾》《藏獒》和《三体》等书已经在蒙古国翻译出版。在我看来,再精选出几十部作品翻译出版只是时间问题。加上蒙古国历代汉学家层出不穷,现在更为如此,在两国深厚的文化积淀下,蒙中文学互译事业必将蒸蒸日上。


责任编辑:刘一平